优惠论坛
标题:
瑞士公开赛签表:眼镜侠领衔 格拉诺勒斯瓦林卡出战
[打印本页]
作者:
好人好发
时间:
2012-7-15 17:19
标题:
瑞士公开赛签表:眼镜侠领衔 格拉诺勒斯瓦林卡出战
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总奖金为358,425欧元的ATP250赛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瑞士公开赛公布了正赛签表。塞尔维亚球员蒂普萨勒维奇与本土好手瓦林卡共同领衔上半区,同处这一半区的还有澳洲新星托米奇等人;下半区由卫冕冠军格拉诺勒斯(微博)坐镇,他将迎接来自于俄罗斯名将尤兹尼、西班牙选手菲-洛佩兹以及法国球员贝内特乌等人的共同挑战。以下为本项赛事的详细签表:
5 J k& z6 l# b% V6 M- S! p3 F& X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半决赛 决赛 冠军
7 z9 v* N, m3 ?/ r4 t7 f
(1)蒂普萨勒维奇(塞尔维亚) 蒂普萨勒维奇
! |( B/ G/ b/ \: P: X/ a
7 }1 ]6 e3 `9 l% i4 h% H3 c( @# P2 X
' w; j/ J/ I( e5 m# |$ C. }
3 m. o. o% D6 [" n' {1 T: ?4 f% R
0 r0 M& `6 { V4 n3 }8 t
轮空
$ A- O% U/ c; A$ v3 p- k
埃拉特(瑞士)
+ z2 {1 |6 B0 t' L& f$ _. b
资格赛球员
3 |- w% y( [; @9 c2 C4 m2 }* I
资格赛球员
4 ~% W9 M- e/ ?9 ?. h
- S( c/ I/ q- @( | W; d
8 B! m: k/ ~$ c" ]
资格赛球员
; _+ k% `! j8 W% z1 H- O- H" e
拉克索恩(瑞士)
3 G6 e5 e; U- H# m) {
1 C! t Z# g0 C. N0 w) f
(7)吉拉尔多(哥伦比亚)
Y9 P- V% Z2 w$ T6 {9 E
(3)瓦林卡(瑞士)
. M9 U% b/ `# \& O
瓦林卡
8 |4 F. e& B0 `) H
1 G6 b; Z# G- B7 W! j
轮空
- R" n+ L( b: o9 n1 K* A- Q$ N
安德列夫(俄罗斯)
, z- C$ o8 R" u; Y S6 t
" x: p" ]2 b% a5 E: `. x
马修(法国)
, [8 U* S% `7 v
沃兰德里(意大利)
" U, S4 F, \. P: T: s% R9 _
) }) @/ M" `0 ?4 _# {6 b
0 P& |/ J: q' j. ^4 e' y
古尔比斯(拉脱维亚)
* J; g+ s9 L+ Z$ J7 `- K; ?
佩雷(法国)
@& y2 o- g+ M+ L) D4 ]
(8)托米奇(澳大利亚)
0 a$ s. x. o# U% m! z5 P% M
(5)菲-洛佩兹(西班牙)
+ `' P4 M; q- S$ N5 f9 B
! a0 S0 s3 V5 s. x# F; q
0 \( b7 X1 ~$ `5 w2 \
( Y$ F( r. F- n9 [2 p
N7 T, r) Y* d, Y6 z. b
安奎尔(罗马尼亚)
0 z8 i/ v# B, Y/ P% s5 K
哈耶克(捷克)
+ J" ~5 C8 Z: \& C2 g$ A2 K
1 F( c( n H2 q" q8 p$ W0 n1 n
瓦塞林(法国)
! K/ h5 k5 y& ^* ?, j/ c
贝鲁奇(巴西)
4 {, R0 |) C/ E4 d7 }; |* W
0 p: o+ r! e J q
卡夫西奇(斯洛文尼亚)
0 Z$ N" c6 ?- s: |9 Z
轮空
: I( L" p9 l+ v. P% M: o
尤兹尼
# b8 |/ R+ y9 @, \
(4)尤兹尼(俄罗斯)
# W# _( K6 c% T/ Z( {2 H. w
(6)贝内特乌(法国)
/ O3 t" l0 v: G! o0 V) `( j
- L. D3 i. i& R
0 Y2 P( _0 W3 G: G
季米特洛夫(保加利亚)
% E1 Z7 ?) @3 m' e( h# U* q2 W- d
资格赛球员
# X3 e6 V) M( ~; |- O
斯塔克霍夫斯基(乌克兰)
$ q; n# A0 Z* Z4 K8 g2 x
库波特(波兰)
0 l( _; _( S9 D& P% k
$ e+ S7 X0 ~ x) r9 {5 S0 S
多迪戈(克罗地亚)
* a" R1 A: p, Q: l$ n
轮空
- F3 G& b& N1 ~; K
格拉诺勒斯
8 n$ l/ m' j& @
(2)格拉诺勒斯(西班牙)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