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博彩的10个层次!你到哪里了?【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undst123    时间: 2011-10-3 14:22
标题: 博彩的10个层次!你到哪里了?【转帖】
1) 对足球一窍不通,只因为周围的人看球买球而跟随着买,结果当然是输。
/ C6 w0 |7 a. `' x5 Q9 r( P
; ]( ]/ W& \3 z! i6 k4 J2) 对足球有一定了解,偏爱和深爱某几支大牌球队和某些球星,逢这些球队的比赛就追捧,却不管让球盘路如何,结果自然是输。' t: ?, I( T% \9 C

( D5 C* e4 i6 Z$ n: C8 `3) 稍懂一些买球的盘路,自认为会买球,能感觉得到某场让的多或让的少,有自己的看法,但结果还是输,而且开始不服输,开始上网,开始看人家的分析,但经常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看好的队不赢(这时候买料的居多)
8 B; M# t6 a$ C/ W! q: y
, A" f4 m) A* Q+ H. r+ m4) 经受多次打击后对下盘开始有偏好,不分场次场买下盘,但还是输多赢少,于是开始总结经验,(这时候是一种转型,从简单的球迷过度到小赌迷,开始有方法,有原则),但还是输,但因为有了某些经典场次的胜利,开始有方法。
  E' S2 K0 S; q9 y) }$ \) \* _" F' z
5) 开始认识到网上的高手,开始总结赛事的盘口和陪率变化,广听高手意见,(但有时高手也不行)为自己的某些选择开始津津乐道。有了数据的积累和总结,总想形成自己的方法,然后开始统计手头的数据,每场比赛前便翻差以往数据以便找出必胜的场次,但结果还是输。
: m) j9 f6 k3 `$ y* ]$ J+ ]. P
: p- l* A6 F/ y, e7 D6) 开始有自己熟悉的盘口和陪率,对这些场次的预测能达到一定的胜率,但因为澳门的赛事越来越多,想研究所有场次的比赛,因此力不从心,买的场次越来越多,仍然是输。
, ?! {" o- ~. }7 r7 G' j) E8 {/ j9 R) h0 |$ n. k; l; i" \5 @
7) 输的多了,心也寒了,这种层次的波友开始出现分化:3 {9 E0 ]+ A# e3 P4 M5 V
  一种是利用以往的一点经验开始自命高手,开设网站,收会员,但这种层次还根本不足以赢钱的,骗了几次后便被人唾骂了。/ z7 L# F" l& p0 A) w6 d
  一种是开始跟上庄混饭吃,成为上庄的眼线和说服人,经常在网上散布所谓来料,博出名,扰乱视听。 w& Y5 D% P+ j' i  Q& @5 z
  这两种已经不可能再潜心研究什么东西,不能再有突破了。
/ Y+ w) A0 D7 B5 e3 K- [  i  还有一种是继续研究,开始保持不输钱,有55%的胜率。
) R; o$ a# L  q! e( y! l
) [; M' O5 O5 u  O( B/ w* W" ~8) 开始认识到买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面对的是一大般由精通数学概率和大众心理的博彩公司成员,每场比赛陪率和盘口都是他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开始有一定的认识,敢于突破陷阱,敢于买大众的对面,敢于对某些场次在赛前做出大胆而惊人的判断。但因为个人的精力有限,而自己的贪欲更重,于是许多看不准的场次也买,造成成功率还是不能达到60% 。
2 X4 e! {" @' W' A$ d( d8 T2 B7 o6 D5 O( t$ v$ c- B# J
9) 开始精确分析陪率,用数学方法正确演绎欧亚陪率的差别,开始用电脑辅助分析比赛,有专用软件来分析,能基本分析出博彩公司开盘思路和走势,终于突破60%胜率,开始赢利 。
# T; ]( a  {+ i3 [7 y* u1 K
. j( h' k0 ^; `% A10) 终成正果,所有赛事平均胜率65%以上,水平已在万人之上,开始隐姓埋名或是被大庄家招安,终于笑看江湖,指点江山,忆往昔峥嵘岁月。

作者: 难得清醒    时间: 2011-10-5 11:14
感谢楼主无私分享
作者: topdick    时间: 2011-10-5 19:43
终成正果,所有赛事平均胜率65%以上,水平已在万人之上,开始隐姓埋名或是被大庄家招安,终于笑看江湖,指点江山,忆往昔峥嵘岁月。
作者: 500万大家分    时间: 2011-10-5 21:51
多谢楼主无私分享
作者: 一毛    时间: 2011-10-10 17: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xielao    时间: 2011-10-12 17:20
谢谢楼主,楼主辛苦了
作者: pixielao    时间: 2011-10-13 15:55
谢谢楼主无私的分享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tcelu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