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 披露:亚太稳定币链上交易量在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间达到 2.4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6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稳定币市场。
在 Circle 新加坡论坛 上,Circle 亚太区副总裁 Yam Ki Chan 表示,亚太地区已有 56% 的机构正在使用稳定币 —— 这是全球最高的采用率,稳定币正被广泛用于 支付、结算与资金管理 等场景。
新加坡与香港已跃升为全球第二与第三大稳定币枢纽,仅次于美国。
月度交易量从 2023 年初不足 1 亿美元,激增至 2025 年初超过 30 亿美元,主要受跨境企业支付、旅游、奢侈零售和高价值商品等领域的推动。
这一地区性爆发正值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首次突破 3000 亿美元。其中,Tether(USDT)以 1763 亿美元市值占据 58% 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 Circle 的 USDC,市值 740 亿美元。
稳定币板块在 2025 年 Q3 录得 20% 季度增长,跑赢传统资产类别,动力来自于机构资金入场以及 美国 GENIUS 法案 带来的监管明晰。
随着热度升温,亚洲主要金融中心的监管动作明显加快。
香港稳定币法案已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建立了全球最早的一套全面牌照制度。香港金管局(HKMA)立即收到了超过 40 家公司的咨询,申请截止日期定在 9 月 30 日。
在最受关注的申请方中,中银香港股价在 9 月 1 日飙升 6.7%,因消息显示这家国有银行正准备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该行已成立专项小组研究稳定币发行,或将成为 数字人民币的潜在竞争者。
竞争同样加剧,Animoca Brands 与 渣打香港、HKT 合资成立 Anchorpoint Financial Limited,并于 8 月 1 日向金管局正式提交申请意向。
上市公司 7 月为稳定币相关业务融资超 15 亿美元,专属股票指数年内已飙升 65%。
在香港加速建设稳定币基础设施的同时,日本也在同步推进。
日本金融厅(FSA)预计将在本月批准首个日元计价稳定币,由东京的 JPYC 公司 牵头发行。该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发行 1 万亿日元(约合 68 亿美元) 的 JPYC,吸引对冲基金与家族办公室布局 利差套利(carry trade)策略。
借势稳定币热潮,SBI Holdings 与新生银行(SBI Shinsei Bank)向 Circle 投资 5000 万美元。此前 Circle 于 6 月在纽交所(NYSE)上市,股价从 31 美元发行价飙升至 83 美元收盘。
双方随后成立合资公司 Circle SBI Japan KK,以加速 USDC 与日本金融体系的整合。
在监管框架之外,主流支付巨头正争夺稳定币交易流量。
Visa 于 9 月 30 日宣布,已开始测试一套新系统,允许企业 直接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而无需事先将资金预存至当地账户。该试点面向持有多币种资金的银行与汇款机构。Visa 已累计处理超 2 亿美元的稳定币结算量,并计划在 2026 年 扩大该项目。
蚂蚁集团同样加速布局,计划在 香港、新加坡与卢森堡 申请稳定币牌照。马云支持的这家金融科技巨头,其国际部门去年处理了超 1 万亿美元交易量,其中 三分之一通过自有区块链网络 Whale 路由。公司海外部门在 2024 年实现近 30 亿美元营收。
新加坡正在成为关键支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在 2025 年 5 月为 Circle 亚太总部揭幕。同时,多家新加坡本土企业——包括 Wetrip 旅行社、Capella 酒店以及奢侈品转售商 Ginza Xiaoma——已将稳定币纳入支付选项。新加坡正充当 天朝与亚太其他地区跨境交易的核心门户。
展望未来,分析师预计 到 2030 年,稳定币有望覆盖全球 5-10% 的跨境交易,对应 数万亿美元级别的支付规模。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tcelu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