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吉祥小报】天朝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乡话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吉祥坊如意 时间: 2014-8-21 18:20 标题: 【吉祥小报】天朝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乡话吗 [attach]1145250[/attach]5 }4 p: n4 f$ `4 w* ? E' u: E
6 j8 {' F' W+ f7 E3 j" Z+ s4 j 排名第十一:东北话: E' y( L, Z: B* Q+ z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3 s9 V: |5 o; s/ m 东北话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7 f- }) Z( b. M, \0 _3 s% b
& q! f9 [, F- F2 B8 F; Y0 d排名第十:天津话 6 Q, |, g" s/ @- h% F2 W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u6 P' A; j. C/ N
天津话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 F/ z a" l0 N4 ?2 g
2 n" ]/ @; l% f) @2 ?/ s; X排名第九:山东话 % I, j0 B( m$ S* \: n! N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5 s$ q, c" ?$ O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v! ~, U) ?' X2 t. L
/ d+ c, W# G8 s! C/ F# {& U+ G1 K 排名第八:四川话9 v% g$ j# W6 s3 y- k- i8 X3 s, X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1 A: m' `) c% @3 U/ Z5 P& Y/ O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 p' q, z' A" i5 m& f. y. M: z; X5 a' J2 Z6 s2 P 排名第七:长沙方言 2 I) n$ B: E5 ~) S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ZZ、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 }8 O6 G0 ~3 X7 C* d2 X' Y/ i' T W& H 长沙话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 ^8 S4 A) C* | 4 ]3 T. Q/ z2 U% h5 |! _排名第六:陕西话 / p: T q" ~6 r X, j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 C% W% C; e; a" W" D4 b 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 i" ? g8 _/ x/ A) n' q- g
% O* e, d. q" R. ]0 H( k3 F! q 排名第五:上海话 # B, k1 `6 ]8 M8 o1 A$ n& I, V# e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 ]* a" m$ M0 F& {3 ^: _ 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 M5 v& A- ~2 s# n* D ; J5 f4 Z k. Q9 p排名第四:苏州话 ' T6 i6 B0 `5 K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1 _' d I- V: n8 T( i3 i1 q0 E8 Z 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F1 t; A8 E% Q7 P